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 正文

把超声波雷达也扔掉了!特斯拉再度减配:8摄像头终极传感器方案面世

雷刚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纯、纯、纯视觉!

现在的特斯拉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方案,真正100%纯视觉了。

按照最新发布的公告,继毫米波雷达后,连超声波雷达也被马斯克扔进了汽车工业垃圾堆。

特斯拉声称,利用AI摄像头的软硬件能力,就能实现更深空间、更远距离和更清晰物体的区分,超声波雷达提供的能力,不再有必要。

从今日开始,特斯拉Model 3和Y系列上的12个超声波雷达将被移除,紧接着几个月后S和X系列上的也会被取消。

接下来生产的特斯拉智能车,前后保险杠上将不再有雷达装置的开孔。

但是!在过渡期内,取消掉超声波雷达的特斯拉交付车辆会有一些小功能受限mdash;mdash;

核心是泊车相关的,比如自主泊车。

不过未来会通过OTA,用纯视觉方案平复这些能力。

特斯拉扔掉超声波雷达

在特斯拉FSD背后的HW3.0推出后,特斯拉的传感器方案精简至:

8摄像头,1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

但就在2021年5月,特斯拉官宣把毫米波雷达扔进垃圾堆。虽然在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毫米波雷达提供的物体检测、环境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久经考验,但坚信纯视觉才是一切的马斯克,认为毫米波雷达无用且徒增成本。

当时便已经一石激起千层浪,汽车行业内争议不已,而特斯拉本身因为毫米波雷达的取消,幽灵刹车事件陡增,还引发了新一轮监管调查。

但一波未平,马斯克的100%纯视觉信念还在继续。

连更低成本的超声波雷达,也舍弃了。

超声波雷达,同样是最常见的车载传感器之一,主要用于低速状态下的感知辅助,比如倒车、泊车相关的能力。

一颗超声波雷达成本单价在数十元,倒车方案可能在200多块,自主泊车整套方案差不多到500元mdash;mdash;而且这还是一般价格,特斯拉这样的量产大户还可以有更低的成本供应价。

在特斯拉之外的智能车公司那里,超声波雷达始终是重要传感器构成,是自主泊车等能力出色的重要保障。

没想到,特斯拉现已认定: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为什么不扔掉呢?

再便宜的无用传感器终归无用,不分200块还是500块。

特斯拉声称,移除超声波雷达后,可以完全使用摄像头作为唯一传感器和数据输入,可以有更纯净的数据和模型优化,并且结合AI算法能力,可以实现更清晰的空间定位、更远距离的可见性、更清晰的物体识别区分hellip;hellip;并且整个模型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数据累增而不断优化跃迁。

何乐而不为?

但现在去除超声波雷达后,或许会有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

特斯拉声明称,包括停车辅助、自主泊车、智能召唤等方面的能力,暂时会受到影响,直到OTA升级之后mdash;mdash;用纯视觉模型替代之前的方案。

特斯拉还表示,AI视觉为核心的方案已经久经考验,剔除毫米波雷达后的AutoPilot在上路后也都表现得安全而良好,所以相信剔除超声波雷达后,也能提供最佳方案。

如何知晓新交付车辆是否还有雷达?

在特斯拉的官方声明中,明确表示从2022年10月开始,面向北美、欧洲、中东和中国台湾制造交付的Model 3和Y都不再有超声波雷达,2023年开始面向全球交付的Model S和X也都不再有超声波雷达。

如果时间上不好确定,也可以直观检查自己的特斯拉,12个超声波雷达的开孔之前都在前后保险杠上。

一旦前后保险杠没有开孔,即意味着已经剔除了超声波雷达。

特斯拉还专门说明,超声波雷达的剔除不会改变特斯拉的碰撞安全评级。

只是悬而未决的是,特斯拉没有专门谈到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的情况。

在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目前已经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制造和交付中心,主要生产Model 3和Y车型。

但在智能车相关的监管加强后,移除固有传感器这样的举动,一般需要报备和审批,经过监管部门认可批准后才能进行,所以这可能也是特斯拉目前没有谈及中国制造的特斯拉是否适用的原因。

或者说面向中国市场交付的特斯拉车型,是否会减配超声波雷达mdash;mdash;上海制造的特斯拉车型现在也有一部分出口欧洲,而特斯拉声明中明确提到了欧洲。

不过无论如何,特斯拉的100%纯视觉方案、马斯克的纯视觉意志,已经再明确不过。

特斯拉自开启量产车车型交付以来,最初搭载的是博世提供的第五代超声波传感器,最小测距15厘米,目标物检测最小3cm。

其后也用过法雷奥的超声波传感器,据称最大探测距离可以实现8米。

并且超声波雷达的数量,很早就稳定在了12颗。

但从今往后,随着超声波雷达的剔除,特斯拉自动驾驶传感器方案再度精简,有且只有:

8个摄像头。

100%纯视觉,Only 摄像头。这也是特斯拉的终极传感器方案。

马斯克在最近AI Day上还强调,人类依靠眼睛开车,车载摄像头就是智能车的眼睛。

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只有一件:让这双眼睛更强、更聪明,cover一切。

mdash; 完 mdash;

智能车参考 middot; AI4Auto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智能车最新动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联系合作:boss_11@teag.net

Copyright © 2005-    百家居   - bai.lejuj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