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再加码储能
近几年储能市场快速崛起,央/国企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以储能项目投建业主的角色出现,另一方面也在加速向储能产业链纵深布局。当前,越来越多的央/国企加大对储能领域的投入,中国能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继今年前5个月累计中标超6.8GWh后,中国能建在6月份启动了规模达25GWh的大规模储能集采,并投资500万元成立了涵盖风、光、储发电技术服务等业务的新公司——中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而日前,中国能建再度加码储能,在青海又悄然成立一家新公司:青海青储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核心领域。
从青储科技的主要业务看,其将主要聚焦于三大方向:一是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如锂电、液流电池应用等;二是能源效率优化服务,比如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助力企业降本;三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尤其风力发电,青海是风能富集地。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70%,并网挑战催生出巨大的储能需求,而中国能建将新公司选址青海,是其集中资源,抢占储能业务高地的一个重要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能建旗下不仅有二十余家与储能业务相关的公司,其还布局有专门的储能电芯制造公司——中能瑞新。据了解,今年3月,中能瑞新自研自产的314Ah高性能储能电芯已成功交付。此外,其厦门生产基地计划打造30GWh年产能,一期项目投资19亿元,拟建设年产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日前已完成桩基施工,预计2026年一季度试投产。
在储能领域的密集发力,中国能建正在用行动向业内证明“国家队”的实力,同时也释放出能源央企正在加速推进大容量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领域自主制造的信号。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约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包括新型储能、风电等在内的业务,新签合同额约为5553.45亿元,约占合同总额的39.4%,远超传统能源业务3129.7亿元的新签合同额。
2025年上半年,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签约金额3301.72亿元,同比增幅12.57%,占工程建设类订单的46%。
另悉今年1-6月,全国又有高达4.8万家涉储能业务的新公司成立,较去年同期增长18%,平均日增270家新公司。而具备资本、项目和资源优势的央/国企大举进军储能市场,将对其形成碾压之势,也将加速对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小储能企业的淘汰和低端低效产能的出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正式发布全国统一零售价格32.18万元-3
- 让“鲜”更进一步,美的冰箱重塑家庭健康饮食新体验
- 东北大学开发微型技术为更快、更智能的6G无线技术提供动力
- 麦格纳集成式舱内感知系统引领车辆安全创新
- 绿算领航12539;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
- 治好增长的“病”解开发展的“结”
- 增配不加价体验更进阶起亚2025款EV5打造出行新典范
- 2025上半年保值率报告出炉上汽大众油电混全面开花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调整:车企紧急出招“兜底”
- 特斯拉计划在内华达州推出Robotaxi服务
- 上半年黄金矿企盈麻了
- 火山引擎:智能辅助驾驶多模态数据湖最佳实践
- 大企担当心系灾情,理想、蔚来、小米紧急捐款赈灾
- 中成股份:拟购买资产事项涉及的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