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转化难!专交会交易额累计超百亿元
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自2002年创立至今,这一知识产权盛会,已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形成交易超百亿元。
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迈上新台阶。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已超500万件。自2023年起,我国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已累计达115.4万次,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专交会上亮眼的“成绩单”,记者观察到一些破局之道。
聚焦社会民生需求,专利的质量越来越高——
当日颁发了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30个获奖项目,个个都实打实突破行业瓶颈。
中铁五院设计研发的“昆仑号”填补千吨级高铁箱梁运架一体设备的全球空白;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成功攻克电动汽车高低温续航难题;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使国产九价HPV疫苗成为可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积极“摸底”对接,唤醒“沉睡”的专利——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创新“牵线搭桥”,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摸底”,开展各类对接活动1.6万余次。截至9月底,实现产业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近6万件。
本届专交会上,来自全国高校院所的50余项前沿专利技术现场“寻亲”,大连理工大学智能水母捕捞作业平台技术成果及应用服务项目等多个项目与相关企业现场达成意向。
加速商业应用,更多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专利商业化是将新技术推向市场、推动增长和改善生活的关键。”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在开幕式上说。
获得本届中国专利金奖的“一种视觉伺服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提高了空间位置和姿态重复定位精度,目前已有百余家企业采用该专利技术,应用于高端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系统等,实现高速高精度视觉定位及装配控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将继续下大力气盘活存量专利,千方百计做优增量专利,实现精准施策、靶向攻坚,做好专利转化运用工作。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用好专利转化这座“金桥”,必将连接起创新与市场的无限可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冠军校园行海报丨赵菁
- 《全球可持续与健康生活环境白皮书》发布,为健康生活环境提供新的科学标尺
- 吉比特2025年前三季净利预增57%-86%,最高达12.23亿
- 星云股份2649.75万股限售股将于10月20日解禁
- 兴业银行首创“碳金融+绿色供应链”服务赋能产业链低碳转型
- 具身智能从新概念到新赛道人形机器人如何迈向规模化应用
- 孚能科技688567.SH:能量密度高达330-350Wh/kg的第二代
- 村咖燃旺文旅火绘就乡村振兴新路径
- “大漠新丝路”扩能改造一周年:青海段货运量创新高
- 广西已累计收集59个树种共177份古树名木种质资源
- 命中8起并购、击败92%同行,IBT押注专利悬崖延续全球生物技术并购潮
- 迭创新高!这些基金出手
- 海南自贸港银龄先锋行动见行见效
- 最新指数显示:“银发经济”崛起,上海银发族成最乐观群体
- ST宇顺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