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这五年:解码中国速度背后的经济脉动
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疾驰,到CR450动车组问世,再到未来成渝中线高铁将以时速400公里运行,“十四五”以来,“贴地飞行”的高铁持续刷新“中国速度”上限。
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到沈阳、杭州到长沙高铁路段双双实现时速350公里的高标运行。至此,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到北京、北京到沈阳等主通道高铁全面进入“350时代”。
疾驰的高铁重塑时空格局。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市市通高铁,形成了核心区1小时通勤圈和相邻城市之间1.5小时交通圈。长三角地区每天开行动车组达到2400列,实现公交化运营。粤港澳大湾区高铁里程超过3000公里,1小时生活圈从愿景变为现实。成渝双城间每9分钟开行1列高铁,每天来往人员超过百万人次。
“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短的时间距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建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时间距离被不断压缩,资本、技术、人才得以在城市群内、城市群间高速循环,区域经济地理版图随之被重构。
在高铁的“穿针引线”下,资源、资本、创新等要素被聚合起来。池黄高铁将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等热门景点串联成线,“两山一湖”的黄金旅游通道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合杭高铁湖杭段则连接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湖州西塞科学谷等多个科创平台,一条“高铁科创走廊”初具雏形。如今的中国高铁,早已超越“交通线路”的单一属性,成为撬动沿线地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杠杆”。
“十四五”以来,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了1万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开行覆盖31个省份。从“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高铁正深刻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
陈建伟指出,这张全球最大的高铁网,催生了“高铁通勤族”“周末跨省游”等新生活方式,人们工作和生活半径因此极大拓宽。
“高铁把‘速度红利’转化为‘民生红利’,让亿万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温度。”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看来,高铁促进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社会机会的再平衡。偏远地区借助高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循环,教育、医疗、就业等优质资源得以更顺畅流动,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在国内“提速提质”的同时,中国高铁也在海外跑出“加速度”。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将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运行时间从90分钟以上压至30分钟左右,年均发送旅客340万人次。雅万高铁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不仅大幅缩短了印尼雅加达与万隆的时空距离,更激活了沿线商业、旅游、物流等产业潜力,为东南亚地区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这些海外项目通过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促进了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软联通”,有力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在陈建伟看来,不断“走出去”的中国高铁,已成为推动全球互联互通的“金色名片”。
着眼下一个五年,人们期待,飞驰的高铁载着中国速度新纪录,为经济脉动注入更强动力。
-->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兰州高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生物医药领跑产业集群
- “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 大兴区叁间房 二楼办公室 招租
- 关于举办"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实务"直播培训的通知
- 经营持续承压广州银行股权“转让难、拍卖冷”
- 通用汽车取消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
- 焕新极氪001内饰发布10月11日上市并同步开启交付
-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携六大升级上市补贴后售价15.98万-20.58万元
- 为啥特斯拉敢卖“毛坯房”?
- 维力医疗股东广州松维质押1460万股并解押1935万股
- 赛力斯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
- 甘肃省首届班组长大赛决赛16日将在金川集团举办
- 双喜电器三期工程圆满封顶,“智造未来”战略再添新引擎
- 天津首创“持有+购买”双轨并行模式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加速扩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