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万亿GDP城市或断档,徐州、温州等准万亿城市晋级压力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吴文汐,实习生杨毓 杭州、武汉报道
2024年,万亿GDP城市或断档,徐州、温州、唐山、大连、沈阳等五座准万亿之城晋级仍有较大压力。
上一次万亿之城扩围是在2023年,烟台、常州携手冲线,让万亿俱乐部城市增加到26座。2024年前三季度,这两座城市GDP同比增速均为5.8%,增势稳健。站在万亿新起点上,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平滑过渡成为这两座城市稳开局的关键因素。
纵观其他万亿之城在2024年的表现,11座城市前三季度GDP已超万亿元。上海2024年GDP有望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这意味着我国将迎来首个5万亿城市。北京、深圳暂时稳居第二、第三位。共同晋级3万亿城市后,2024年重庆与广州的“第四城”之争仍有悬念。
2023年GDP在1.5万亿元以上、3万亿元以下的苏州、成都、杭州、武汉等腰部城市在2024年前三季度排名较为稳固。其中,南京、天津、宁波有望在近两年继续向2万亿之城发起冲刺。
2023年GDP在1.5万亿元以下的万亿之城尾部城市,在2024年经历了明显的排位变动,例如合肥迅猛进位,在2024年前三季度超过济南、福州,南通则在上半年明显超越济南后,又在前三季度被济南赶超。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2024年万亿GDP城市呈现出头部城市规模晋升、腰部城市稳健增长、尾部城市活跃赶超的格局,虽然2024年或断档,但2025年有望成为万亿之城大扩围之年。从“强省会”到地级市的突围,我国城市经济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生态,不同能级的城市均在实现经济体量的整体跃升,一批谋求进阶发展的地级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上海有望成首个5万亿城市
头部万亿GDP城市继续扩张规模,上海、北京同为4万亿量级的城市,上海有望在2024年成为全国首个5万亿城市,北京则在2024年前三季度稳住5%以上的增速。
2024年前三季度,26个万亿GDP城市中,领头羊上海和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在3万亿以上,分别为34389.18亿元、33462亿元;深圳、重庆、广州GDP在两万亿以上水平,分别为25934.28亿元、23244.31亿元、22149.95亿元。此外,还有11座城市前三季度GDP已超万亿元。
近日,上海发布的新年贺词中透露,2024年全年,上海生产总值有望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500亿元,口岸贸易总额保持全球城市首位。结合上海2023年已超4.7万亿元的GDP水平和2024年前三季度4.7%的经济增速来看,登上5万亿台阶已无太大悬念,我国将迎来首个5万亿城市。
北京产业结构依赖于高端服务业,上海则以先进制造业、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对外贸易三条主线并重,除金融市场和口岸贸易取得亮眼成绩外,上海还坐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筑牢了经济发展底座。不过,2024年前11月数据显示,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1%,主要缘于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失速,如何提振消费市场是上海下一步需要发力的方向。
万亿之城中,GDP在1.5万亿元以上、3万亿元以下的腰部城市2024年格局相对稳固,相较之下,“万亿俱乐部”位次靠后的城市之间排名出现波动。
近年来,合肥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首位产业,以“整车为王”的思路,释放整车规模效应引领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10月21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出口势头强劲也是带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速的主要原因,2024年前三季度,安徽出口汽车68.11万辆,增长29.5%,出口量居全国第一,而合肥是其中的主力军。
从增速来看,泉州、南通、福州前三季度GDP增速位居前列,分别为6.6%、6.3%、6.1%;26个万亿GDP城市中,有17座城市跑赢全国4.8%的平均增速。
泉州经济增速突围,得益于主要经济指标的并驾齐驱。从2024年1-11月数据来看,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8.0%、7.6%、5.3%。
作为制造业重镇,长期以来,泉州的制造业优势主要体现在服饰、体育用品、体育装备、食品等传统领域。2024年,泉州获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泉州工业投资增速19.1%,其中,技改投资增速29.7%,位居福建全省首位。可以看出,泉州正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改变工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等不足,从新旧动能转换发力,构建更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同时,作为“晋江经验”发源地的泉州,是一座民营经济大市。近几年,为提振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信心,泉州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系列行动。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泉州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8%,限额以上民营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19.3%,民间投资增长9.9%,多项指标均居福建全省前列。
南通2024年前三季度GDP为9414.4亿元,同比增速6.3%,在万亿GDP城市中仅次于泉州。2024年1-11月数据中,工业对南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南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近年来,南通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合计产值已达万亿。主导产业的提速发展也带动了南通优势产品出口贸易增长,2024年前11月,南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4%。
2024年12月6日,在南通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南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通将持续放大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耕沿海、策应上海、开拓蓝海,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下一步发力的重点方向是充分挖掘沿海优势资源,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等海洋相关产业;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共享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的产业和资源外溢。
站上万亿新起点,烟台、常州的新挑战
2023年,广州、重庆新晋3万亿之城,杭州、武汉则迈进2万亿之城。最惹人注目的变化是,烟台、常州正式入围万亿俱乐部。
两座新晋万亿GDP城市烟台、常州,登上万亿新起点的首年表现如何?
2024年前三季度,烟台和常州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5.04亿元、7557.87亿元,同比增速均为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座城市均以工业为重,在冲刺万亿GDP城市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是烟台和常州能够成功晋级的重要原因。
就烟台而言,早在2018年,烟台就与济南、青岛一道被列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城市,以往产业结构偏重的烟台,近年来提出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在传统化工产业的基础之上,转型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再看常州,早在上世纪,常州就已经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如今凭借传统汽车工业基础进阶发展新能源产业,并逐步形成集链成群的态势。
如今,烟台已经渡过产业转型“阵痛期”,而常州新能源产业也正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过渡。2024年前三季度,烟台、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7%、6.8%,在万亿新起点的首年起势良好。
下一阶段,常州将继续发力迈向两个万亿目标,即“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而烟台提出,全力打造黄渤海南岸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力,仍是支撑两地经济增长的关键。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烟台和常州两座站在万亿新起点的城市均表现出明显冲劲,但两地也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发展短板,例如,常州常住人口规模仅537.5万人,人口基数偏低或带来劳动力不足、缺乏人才供给、城市消费力降低等隐患;烟台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偏弱,或会带来产业新动能不足的风险。
结合两地目标,烟台和常州也将在新起点上面临更多的挑战,烟台提出要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这意味着除推动自身发展外,烟台还需释放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常州身处强市云集的长三角地区,如何找准自身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定位,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2025年万亿GDP城市或迎来大扩围
2023年,GDP处在8000亿元-10000亿元的有6座城市,也是准万亿之城,分别为唐山、徐州、大连、温州、沈阳和厦门,GDP分别为9133.3亿元、8900.44亿元、8752.9亿元、8730.6亿元、8122.1亿元、8066.49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这6座城市的排位发生了变化,冲刺万亿之城的头号种子唐山,已被徐州、温州反超,厦门则是6城中前三季度GDP增速唯一低于5%的城市。
从经济规模看,目前领先的徐州、温州2024年前三季度GDP分别为6899.37亿元和6732亿元,均未超7000亿元,与万亿之城的差距分别还有3101亿元、3268亿元,年底冲线的难度不小。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6座准万亿GDP城市中,仅大连明确“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万亿元”目标,唐山、徐州、温州、沈阳都将GDP破万亿目标定在了2025年。其中,徐州在2021年就提出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2024年的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十四五”迈入万亿级城市的目标不动摇,继续将时间定在2025年。
目前来看,六座万亿之城后备军中,徐州、温州、唐山、大连、沈阳这五座城市有可能在2025年继续突围万亿之城,底气何在?
此前定目标比较低调的徐州,在工业、服务业方面不断发力。徐州是苏北的经济强市,也是江苏“第六城”,重工业是其底色。依托煤炭矿业的资源特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曾经是徐州的支柱产业,徐州GDP在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分别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
2024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年定下GDP增长6%以上的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第一条就提到突出以进促稳,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更加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2024年1月,徐州市市长王剑峰明确表示,将锚定“十四五”迈入万亿级城市的目标不动摇。
2024年第一季度,徐州GDP为2118.35亿元,同比增长6.9%;上半年GDP为4228.73亿元,增速6.3%;前三季度GDP为6899.37亿元,增速6.2%。目前看,徐州有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为2025年冲线GDP万亿之城打下坚实基础。
徐州也正在大力提振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025年,徐州将围绕打响“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塑造城市文旅IP,策划特色旅游线路。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徐州将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重点,能够保持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并进,但工业城市发展消费需要抓住重点,而不是盲目跟风,需要充分认识人口密度对消费活力的促进作用,用好徐州交通枢纽带来的流量,优化消费环境和人文环境。
温州和徐州一直以来是城市竞逐的老搭档,但温州有着不同的产业特色。当前,温州正在打造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温州以轻工业起家,制笔、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支撑着温州商人买卖全球。不过,近年来,温州的产业也在升级跃迁。2022年,温州明确了“传统+新兴+未来”的“5+5+N”现代产业体系。在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之上,还有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以及正在孵化的未来产业。
早在2019年,温州就提出到2025年实现万亿GDP和人口千万的“双万”目标。2024年前三季度,温州GDP达6732亿元,超过唐山、大连,在万亿之城后备军中暂列第二,从经济增速看,温州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2%,与徐州一致,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工业仍然是支撑温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除了“5+5”重点产业转型成效明显,温州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
2024年前11个月,温州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65.5亿元,同比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汽摩配、电气(19.1%)等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6%、15.9%、14.1%、12.6%。
唐山在2024年则由冲刺万亿之城的头号种子,逐渐成为排序第三位的后备之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2023年唐山的GDP为9133.3亿元,离万亿之城的距离不到1000亿元。但今年前三季度,唐山被徐州、温州反超,目前冲刺万亿的潜力明显不足。
2024年前三季度,唐山GDP增速为5.1%,离达成全年GDP同比增长6%左右的目标仍然有差距。事实上,今年前11个月,唐山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并不算太低。唐山的失落与其产业结构有明显关联,作为钢铁重镇,其经济深度依赖钢铁市场发展,单一行业依赖度高使唐山经济抗风险性较差。
2023年,唐山粗钢产量1.21亿吨,占河北的58%、全国的12%。钢铁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经济转型遇阻,唐山陷入了工业转型的困局。钢铁之外,唐山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占比较小,未能支撑起城市经济发展。2024年上半年,唐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5%,是河北省唯一负增长城市。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2024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影响,钢材市场快速下行,唐山的经济支柱受到影响,而其他新兴产业体量较小,未能撑起唐山的增长,带来唐山经济明显下滑并相继被徐州、温州赶超。唐山需要抓住转型窗口期,积极发展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适应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也需更好发挥唐山港的物流枢纽作用,积极发展物流等第三产业。
大连、沈阳同为东北的万亿GDP城市后备军,也肩负着让东北实现万亿GDP城市零突破的目标。
大连的特色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开放的优势也让进出口贸易成为大连的鲜明画像。2024年前11个月,大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目前来看,大连在经济发展、产业体系方面稳健转型,并未设定高目标,但也没有明显掉队。
1月8日,在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大连市市长陈绍旺向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年,预计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2025年,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
沈阳相比大连,虽然少了港口优势,但产业链集中度更有特色。沈阳是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近年来也成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产品的加工基地。2024年前11个月,沈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6%。同期,沈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9%,新兴产品中,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6%,无人机产量增长26.3%,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7.6%。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2025年万亿GDP城市或迎来大扩围,5座准万亿城市都有潜力实现经济规模稳健扩张,其中徐州、温州晋级万亿之城的潜力较大,大连、沈阳在重塑工业体系过程中,也将逐步实现东北地区万亿之城零的突破,唐山经济规模虽然接近万亿,但仍需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强化经济的抗风险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今年前11个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货值同比增长超过一
- 环境领域今年首家终止A股IPO佛水环保募投项目和参股企业信披引关注
- 2025,大厂们的「大模型牌桌」战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首发,为新时代敦煌学研究树起里程碑
- 样机售罄!中国机器人又火了,哪个环节值得关注?
- 劳斯莱斯第二款纯电动车型将于今年发布
- 埃安UT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8.98万元—10.98万元
- 宝马首发超感智能座舱将于2025年底新车上应用
- 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供应链整合、场景管控、服务履约一体化让企业消费更简
- 全新宝马X3正式量产计划于一季度上市
- “SDGsNEXT”“SDGsNEXT”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分享活动
- 哪吒汽车缩减直营门店,转向经销商模式
- 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供应链整合、场景管控、服务履约一体化让企业消费更简
- 湖北房县:体育过大年万人舞太极
- 河北新河:家门口就业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