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规模化应用指日可待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近日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5G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5G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层次的融合。
2019年4张5G商用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5年来,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基础网络,截至2024年9月份,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已实现“乡乡通5G”。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
截至2024年6月份,中国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普通消费者,5G时代的现象级应用至今仍未出现。5G用户增长并未明显拉动流量业务收入增长,近3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增长持续放缓,2023年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首次同比下降0.9%。
究其原因,业务模式与终端形态尚未突破,5G优势对用户来说难以感知。
5G具备高网速、低延迟和大容量三大特征。在用户层面,对5G技术最明显的感知,就是更快的网速。高网速,让用户刷视频更流畅;低延迟,让用户玩大型游戏的互动体验更好;大容量,可接入海量设备,一般用户感觉不到其必要性,因为家庭场景下虽有智能家居多设备联网需求,但有线宽带和无线路由技术足以满足该需求。
5G与4G对比来看,一方面,4G性能基本可满足用户体验,难以带动5G流量价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视频、游戏其实是4G时代就已出现的应用,在5G出现后,主流的热门应用还是4G时代产物,5G并未出现消费端的现象级新应用。大多数用户对5G的优势没有明显感知,反而有不少用户会在手机续航时间和流量花费的考量下,主动关闭5G功能。
现阶段,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让5G优势充分发挥,成为消费者“非你不可”的必选项,需要多方发力。而重点培育方向在此次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中,已有明确规划。
方案中提到“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的三大方向:培育新终端、丰富新体验、营造新环境。从终端突破看,未来除了智能手机外,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都将成为5G应用新终端;从体验创新看,我国将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5G消息等应用创新,推动5G与AI深度融合、提升互动视频等新型交互体验,促进5G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领域规模发展;从环境建设看,我国将支持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和终端企业联合建设5G新型应用创新工场和体验中心,开展AI大模型、面向公众应用的网络切片等新技术试点,促进网络、内容、终端协同创新。
如今,“5G改变社会”的进程仍然在路上,现象级的5G应用何时出现仍然没有确切答案,但显然已不会太遥远。只要我们在前一阶段推动各行业5G应用广泛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凝练共性场景需求,全面强化产业、网络、生态等支撑能力,加速实现供需匹配和赋能效益升级,就必将实现以5G规模化应用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的目标。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SDGsNEXT”“SDGsNEXT”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分享活动
- 《时代周刊》选中的2024年度最佳户外品牌——北面如何持续优化复合型零售
- 2024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启动主题艺术作品将亮相全国11座城市
- 国内首款IT服务智能体联想百应正式发布三大AI应用+五大技术能力
- 是工作搭子更是家人伙伴新哈弗H5满足你的“既要又要还要”
- 共筑全龄友好城市未来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圆满举
- 瑞尔集团公布202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业绩持续稳健增长,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 第一届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创新创意应用大赛暨2024年“四城”联动创新创业大
- 外商独资医院扩大开放试点,中国医疗市场迎来新入局者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第2000万辆整车下线
- 预计售价10万左右埃安AIONUT计划明年2月上市
- 中指研究院:1-11月全国TOP100房企拿地总额7431.8亿元同比降
- 截至10月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66万件
- 四川成南高速扩容项目永立特长隧道双洞贯通
- 凤阳家居领航者董事长邸喜宁喜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