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国产汽车出口量年均增速10.6%
据上海海关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十四五”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累计出口国产汽车超532万辆,出口量年均增速10.6%,新能源汽车占比从34%提升至59%。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进出口码头,平均每天有4000辆国产汽车从外港海通码头出发,驶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批国产汽车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整装待发”。上海海关供图
“五年前,当我第一次踏入外港海通码头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汽车滚装码头。”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说。让他感受最深的不只是出口规模的不断攀升、出口汽车“含绿量”更高,还有汽车出口的“更快”“更省”“更自主”。
2023年年底,国内首座全封闭自动化立体车库在外港海通码头建成投入使用,最高可容纳6160辆商品车,单车平均占地面积仅2.37平方米,所需堆存面积不足传统平面场地的六分之一,成为提升码头吞吐能力的关键引擎。在立体停车库建成后,外港海关以精准、顺势、高效监管为目标,集成智能化设备、远程监管等新技术手段,做到车辆“进、出、转、存、验”全流程顺势管控和可视化精准监管,大大缩短了汽车出口的通关时间。
以往,板车陆路运输是汽车从工厂运往出口码头的主要形式。2021年以来,穿梭于外高桥港区与长三角各港口间的内贸船明显增多。江海联运模式实现了长江沿线港口与上海外高桥港联通一体,相较于一车只能装8辆汽车的平板拖车,内贸驳船装载量大,可基本保证按时运抵码头。而且,由于减少了汽车装卸,出口车辆的质损率也显著降低。
今年7月,汽车出口江海联运中转模式首次拓展到长江上游港口,有效提升出口汽车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据企业测算,相较于传统一体化报关模式,在江海联运中转新模式下,每台车可节约综合成本约1500元。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出口量激增的大背景下,为了降低巨大的物流成本,汽车企业选择造船买船、打造“远洋船队”来缓解运力不足和运费昂贵的问题。从2024年初首艘由中国船东投资建设的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滚装轮在外港海通码头首航开始,“国轮国造、国车自运”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这五年来外港海通码头汽车出口的日夜繁忙,见证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向新向好”发展的蓬勃活力。“未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监管服务工作,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营造更加快捷便利、畅通高效、协调透明的口岸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国产汽车破浪出海。”陈佳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传祺向往M8宗师正式上市限时补贴价24.99万元起
- 福州仓山区2幅商住地底价成交建总地产、榕发置地分别拿下
- 新车上牌“零跑腿”为政务改革“打样”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 豪华越野新坐标诞生!纵横G700上市,售价32.99万元起
- 琼州海峡客滚船将于10月23日0时起复运
- 优化服务促进汽车消费流通
- 售价9.58万起上汽大通大拿纯电轻客进入大VAN市场
- 实地测试见真章!星纪元ES百万级驾控实力不是吹的!
- 机构:城中村改造加速专项债发挥积极作用
- 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官宣,主打全球市场与大七座长续航
- 纵横G700全球上市:诠释中国“全领域豪华越野”产品哲学
- 上海市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问题点位检查,以高标准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
- 限时售10.38-13.88万元第三代领克03正式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