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按“非营运”投保,商业险会拒赔
为节省网约车营运险保费提高带来的成本,部分网约车经营人将实际从事网约车运营的车辆按“非营运”性质投保商业险。这样的操作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
网约车司机李师傅载客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事故责任认定,李师傅负全部责任。此前,李师傅为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但保单载明其为车辆投保的保险性质为“非营运”。围绕修车花费的5900元谁来承担,受损方与李师傅、保险公司协商不成后诉至法院,要求判令李师傅和保险公司承担全部修车费用。该案经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
“本案中,李师傅的车辆虽投保了交强险和‘非营运’性质的商业险,但其擅自改变车辆用途,以‘非营运’性质投保的车辆从事网约车服务,改变了被保险车辆的使用性质,提高了案涉机动车使用频率。且李师傅未按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属于‘使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办案法官时霈说。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保险范围内向受损方支付赔偿款2000元,剩余的3900元由李师傅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机动车投保人务必要按车辆实际使用性质投保相应的商业险,若个人非营运车辆在按照“非营运”投保后开展网约车经营,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并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商业险拒绝赔付的情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 奔驰CLA2604MATIC试驾体验:轿跑美学与性能的完美交融
- 尊界S800上市4个月大定突破15000台
- 科创领航,佳通灯塔工厂点亮共赢新生态
- 导远科技车规级MEMSIMU芯片获自主可控认定,实现工业化交付
- 中红医疗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担保
- 售价11.99万-16.09万元长安马自达EZ-60上市
- 鼎龙股份实控人之一朱顺全质押380万股并解押766万股
- 山西临汾三地组团招商政企双向奔赴育新机
- 农行镇原支行多种形式普及金融知识
- 2024年中国共有390家哪吒企业平均融资额超5亿元
- 中新网甘肃周周见高标准农田织就沃野丰收图
- 光智科技300489.SZ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广东歼风科技有限
- 贝莱德上调美债评级至“中性”预计美联储本周开启降息周期
- 鹏华深圳能源REIT召开2025中期业绩说明会:积极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