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s丨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醇氢科技完成1.35亿美元Pre-A+
近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1.35亿美元,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
据介绍,醇氢科技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市场布局及醇氢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生态链合作发展基础实力。
这一轮大额融资也将甲醇汽车这一领域再次推向了公众的视野。
甲醇汽车,有没有搞头?
虽然甲醇汽车在大众视野中一直没多少声量,实际上,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甲醇汽车。
在我国,2012年开始我国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五省市的10个城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于2018年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试点工作充分证明甲醇汽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但规模较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占全球甲醇产能的60%。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统计,2022年,我国甲醇燃料汽车销售量达13.7万辆,全国甲醇燃料汽车市场保有量达50.5万辆。
甲醇被称为液态的“氢”、液体的“电”,是通向“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甲醇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与汽油车相比,甲醇汽车能够显著降低PM2.5、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甲醇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消纳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对甲醇汽车的推广应用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目前,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甲醇加注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甲醇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虽然甲醇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仍存在技术瓶颈。甲醇对汽油发动机有腐蚀作用,长时间使用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且越低比例的甲醇汽油成本相对越高,环保性越低。
高醇燃料虽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但对汽车发动机具有独特要求,因此适用高醇燃料的专用甲醇汽车推广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
甲醇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能、涉醇部件的耐腐蚀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目前,甲醇汽车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高。消费者对于新型能源汽车的了解和信任程度有限,因此甲醇汽车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甲醇加注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相比传统加油站和充电桩的普及程度,甲醇加注站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仍然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甲醇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不过,甲醇汽车仍被认为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
其不仅适用于乘用车领域,同样适用于商用车领域。特别是在出租车、公交车等运营车辆中,甲醇汽车凭借其低成本和环保性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此外,甲醇汽车还可以应用于物流、船舶运输等领域,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环保、经济的交通方式。
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甲醇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甲醇生产和汽车制造零件制造,中游包括甲醇汽油生产商和甲醇汽车整车制造厂商,产业下游则是甲醇汽油加注站及甲醇汽车消费者。甲醇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中国甲醇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国内主要甲醇汽车生产商包括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吉利等。
其中,吉利在甲醇燃料车领域布局多年,开发20余款车,是甲醇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依托吉利20年来在醇氢电动、醇氢科技全产业链的探索研究和产业布局,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
图源:远程商用车
而醇氢科技以醇氢电动技术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布局甲醇能源加注保障体系,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助力醇氢商用车快速推广应用。
今年10月,醇氢科技参与投资建设的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中国首个50万吨级电解水制氢耦合工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项目,可规模化消纳绿电和工业二氧化碳减排,50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减碳75万吨。
随着氢能产业的兴起以及政府层面不断加大的政策扶持力度,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媒介,正逐渐展现出其在新能源领域中的独特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甲醇制氢及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
据了解,通过甲醇作为载体,氢的运输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甚至可能降至原先的一半。同时,甲醇在储存、运输及应用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既安全又高效。
去年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该站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据介绍,相比加氢站传统用氢方式,其成本可降低20%以上。
在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之后,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或许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 超赞!比亚迪T5混动轻卡跨越千里“一油未尽”
- 尼尔森IQ联合饿了么发布《OAIPL即时零售新增长方法论及应用》报告:零
- 智驾市场功能知多少:ADAS市场持续增长,NOA功能加速上车
- 助力汽车产业升级,强化中国本土化布局——Allegro携汽车底盘系统解决
- 技术创新体系升级吉利守正创新助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 进口车市场步入“寒冬”
- 对话框里“送礼物”微信社交电商新试验
- 江铃福特轻客11月份额第一断崖式领先的中国轻客第一品牌
- 合资纯电SUV的市场标杆2025款起亚EV5增配不加价
-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
- 赛力斯张兴海:以智慧重塑豪华,探索前进之路
- 北京BJ40魔核电驱版开启预售预售价22.48万
- 陕西旅游集团15亿元私募债更新至“已反馈”
- 星海S7长续航版即将上市650公里续航能否打动你?
- “美的品牌周”上线唯品会 购品质家电享福利钜惠